联系人:王晨 张璐
国内棕榈油产量的下降,影响油脂库存持续去化。7月中旬开始,棕榈油步入增产周期,产量预估为1800万吨,而7月产量增加至960万吨,后期库存维持增加趋势,供应压力仍然较大。同时,进入四季度,棕榈油步入增产周期,供应压力,存在继续下降的可能。后期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预期将会继续维持增长趋势。此外,四季度进口利润可能进一步压缩,港口棕榈油库存压力也将不断显现。
近期国际方面,棕榈油市场缺乏有利消息提振,油脂需求低迷,棕榈油库存有所下降,需求疲软,棕榈油价格强势难以扭转。从9月1日起,棕榈油市场供应压力较大,令棕榈油价格上涨动力不足。截至10月15日,进口毛棕榈油现货价格在5500元/吨,较上月同期上涨100元/吨。上周棕榈油港口库存增加,成交偏淡,期价偏弱运行。
上周,国内棕榈油现货市场报价小幅上涨,其中,天津24度5700元/吨,日照24度5100元/吨,广州24度5150元/吨,张家港24度5150元/吨,广州24度5100元/吨,福建24度5150元/吨。
上周,国内三大油脂期货盘面震荡偏强,其中,豆油、棕榈油涨幅较大,其中豆油、菜油涨幅较大,菜油和豆油涨幅较小,菜油和豆油期价持平。不过,目前国内菜油库存仍处于低位,对菜油价格存在一定支撑,国内油脂市场呈现偏强态势。
豆油和棕榈油价差处于低位,压榨利润较好,提振豆油消费,国内棕榈油库存继续下降,同时菜油库存下滑,且进口大豆到港量上升,豆油、棕榈油库存较高,目前豆油、棕榈油价差缩小。监测显示,3月22日,全国港口食用棕榈油库存为78.5万吨,较上周同期下降0.7万吨,豆油商业库存总量为86.78万吨,较上周同期的88.99万吨减少2.51万吨,棕榈油库存量明显减少。
随着年底油脂消费淡季,市场采购较为谨慎,令油脂市场整体油脂库存偏低。据统计,8月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为295.45万吨,较8月的304.97万吨减少3.23万吨,较去年同期的308万吨增加8.97万吨。预计9月大豆到港量为77.21万吨,9月大豆到港量为889.69万吨,11月大豆到港量为2026万吨。
据测算,目前国内沿海地区一级豆油价格在6850元/吨附近,部分地区油厂收购价格在5700-5800元/吨,较前周下跌70-80元/吨。大豆油商业库存略低于去年同期,但尚未出现胀库现象。同时,预计10月油厂开工率将维持在60%-70%的偏高水平,豆油供应较为充裕,9月国内豆油库存也相对紧张。
9月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为258万吨,较8月的259万吨增加37万吨,处于近年来偏高水平。同时,预计10月大豆到港量为380万吨,11月为370万吨,12月,大豆到港量为505万吨,12月,大豆到港量为598万吨,12月,大豆到港量为420万吨。
截至11月,豆油商业库存总量为56.84万吨,较上月增加8.08万吨,较去年同期增加15.56万吨,增幅为12.68%。
马棕油期货直播
联系人:王晨 张璐 国内棕榈油产量的下降,影响油脂库存持续去化。7月中旬开始,棕榈油步入增产周期,产量预估为1800万吨,而7月产量增加至960万吨,后期库存维持增加趋势,供应压力仍然较大。同时,进入四季度,棕榈…